English

沉重的选择

1998-08-1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“科教兴国”终于有希望被当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,这是头等好事。但在具体操作上却充斥着不少貌似聪明的想法。

欲使中国未来科技出人头地,最好先看看现在的科技队伍,了解中国近代科学的道路。从本世纪20

年代起中国近代第一批杰出科学家是怎样接受教育的?怎样做科学研究的?他们怎样看待人生?他们的结局如何以及对今日“科教兴国”有何影响?遗憾的是,近代史课本讲述的基本上是政治史,这期间有哪些科学家、做了什么事,人们十分陌生,现在很难找到一部像样的书详细描写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过程。

最近读东方出版中心(上海)出版的《另一种人生》(1998年,卢嘉锡主编,上下两册共63万字),仿佛在黄昏(也许是清晨)中看到一个个渐渐远去的背影。书中茅以升、赵忠尧、华罗庚、梁思成、竺可桢、卢鹤绂、周培源、谈家桢等50位近代中国一流科学家的121篇随笔、回忆录留给人的印象极其复杂,很难用简单的几条概括出来。这部书很普通,是多位科学家的杂文集选本,如副主编李真真在编后记中所言,本书“是从他们关于人生、道德、社会、科学和教育等等那浩如烟海的文稿中编选而成”。“本书呈现给读者的是,当代中国科学家奋斗的历史;他们对于自然、社会、人生的领悟;他们的治学方法;他们关于怎样做一个科学家的论述;他们关于科学和科学研究的阐释;以及他们关于科学道德的论述。”

在时断时续的阅读过程中,这部书却时常提醒人们思考另一个奇怪问题:如果这一批精英当初不选择科学会怎样?以及选择科学探索作为毕生职业对他们个人意味着什么?现在用传统的办法还能否激励青年人立志从事科学?

这50位科学家当初在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,几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科学救国的人生道路。对个人而言,由于社会历史格局的制约,这种选择必然是沉重的,从一开始他们就不得不发奋苦读、省吃俭用、忍受屈辱、背井离乡。

本人多少还与科学圈子打交道,书中50位顶尖科学家中一多半还是听说过的,但他们伟大的人生经历许多还是第一次读到。那么全国青年人当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呢?可以肯定地说,没有这50位科学家(虽然只是代表),就不会有中国今天大学中的绝大多数学科,中国也不会有两弹一星,更谈不上共和国的实力了。按贡献来论,这些科学家从来没有享受到他们理应享受的待遇,虽然他们有时表现得已经很满足了。他们当初考虑的首先是国家、民族利益,要用科学改变落后挨打的面貌,在世人面前展示中华民族的尊严,他们并没有梦想社会怎样对待自己。

但是今天不是昨天。如果国家不采取有力措施激励青年人献身科学,多数人也许再不会自觉选择科学,因为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从未像现在这样可怜:许多一流的青年科学家无可奈何地为“美帝国主义”辛勤地工作着,一大批二流科学家和年复一年多得不可胜数的毕业生(未来科学家)正跃跃欲试准备着这样做。何以至此?现实情况是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,公众和媒体盯着的总是大款和演艺界明星,在社会上科学家是贫穷的象征。

回到《另一种人生》,这部书主要还是些轻松话题,事迹催人上进,鼓励人们向科学家学习,而不是气馁。书中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,试举几个以结束本文:

抗战初期修建钱塘江大桥时对全过程竟然专门拍摄了纪录片(这很有价值),建桥时还预留了为将来炸桥放炸药的特制空洞;彭桓武后来曾用当年在清华选修社会学课程学来的“个体方法”研究量子力学;著名科学家莱德曼曾问张文裕毛泽东接见李政道时谈了什么;居里夫人曾通过布拉格曲线考察施士元做实验是否实事求是;竺可桢通过科学考证推断王之涣《凉州词》“黄河远上白云间”应当为“黄沙直上白云间”;钱伟长再次讲聪明的美国人当年幻想只吃“第三个馒头”的经验,今日中国似乎也突然多了许多这等“聪明人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